时间:2022-11-05 21:43:51 | 浏览:490
丨本文由六一堂原创
丨作者:六一堂主理人
众所周知,紫砂壶有"壶中壶"之称,并被誉为世间茶具之首,那么为什么紫砂壶能有如此美誉。
今天六一堂主就从历史渊源、宜茶性质、艺术体系和文化内涵四个方面一一讲解。
如果生活中还有人质疑紫砂壶,可以直接把本文链接甩过去。
一
“壶中壶”的历史渊源
宜兴不仅盛产陶器,而且还盛产茶叶,这种特殊环境是紫砂壶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据有关史料可知,明代万历中期以前彻茶的方法,是煮茶和沸水泡茶并存的。
煮茶是用紫砂大壶,然后倾入茶盏中再饮,这是当时有身份的人,特别是文人所爱用的方法。
▲明 王问 《煮茶图》
据明代万历二十五年(1597)成书的《茶疏》(许次纾著)可知,沸水泡茶在明代万历中期才全面推广。
这期间人们用过瓷壶、银壶、锡壶、紫砂壶等沏茶,在比较中,认识到小紫砂壶沏茶,有诸多宜茶的优点。
▲明万历 时大彬制紫砂醴泉壶
所以《阳羡茗壶系》的作者明人周高起说∶"饮茶至明代,不复碾屑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以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也,不但杜工部云∶"倾金注玉惊人眼",高流务以免俗也。至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世日趋华、抑足感矣!"
自此,紫砂壶有了"壶中壶"之称,即世间茶具之首。
二
宜兴紫砂壶的宜茶性能体现在哪?
宜兴紫砂壶的宜茶性能,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紫砂壶泡茶能保持茶的原味,使茶水的色、香、味俱佳,且香不涣散。
2、陈茶不馊,甚至在暑天隔夜也不起腻苔,十分有利于洗涤及保持茶壶自身的清洁;
即使久置不用,只要用沸水泡一泡,倒出后再浸入冷水中冲洗,泡茶仍得原味。
3、紫砂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更加光润可爱,即所谓《茶笺》中所说的"摩掌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
这是其他质地的陶土无法比拟的。
▲仿古如意包浆前后对比(左前右后)
三
科学依据
宜兴紫砂壶之所以具有优良的宜茶性,是有科学原因的。
紫砂泥的特性,是决定紫砂壶宜茶性的主要原因。紫砂壶经高温烧成后,胎体会生成"链状气孔"和"微细气孔",又叫"双重气孔结构"。
"链状气孔"是坯体在干燥过程时因水分逸出发生收缩而形成的;
"微细气孔"是在烧成时,团粒、黏土发生收缩而涡形成的空隙,有开口和闭口两种。
双重气孔结构使紫砂陶具有较高的气孔密度和一定的气孔率(4.01%~7.85%),从而具有了良好的吸附气体性能和透气性能。
所以能吸收茶之香味,并较长时间保持茶味、茶香、茶色,且不易变质变馊。
四
紫砂壶所包含的艺术体系
(1)材料体系
紫砂艺人对于泥料的采矿、筛选以及练泥,在明代时大彬等大家就已经对宜兴地区所产的特殊泥土形成了独特的处理方法。
并且对各种紫砂泥土的调配、烧成温度及各种细微变化和呈色有着系统而科学的经验积累。
▲图源:网络
(2)工艺体系
从粗陶中诞生的紫砂壶,运用了独特的拍打成型和镶接成型的方法。
▲拍打成型
▲镶接成型
这一工艺是对紫砂泥特性的挖掘,大约在明代中晚期,制作紫砂壶的工具已与现代工具基本一样,已十分完备。
而手工艺中的拍打、研光以及啄壶嘴、把等工艺也同时完备。
这一工艺充满着陶瓷艺术的手工制作魅力,至今仍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家来到宜兴学习和参观。
(3)烧成的科学体系
从与粗陶混烧到采用匣钵装烧,不沾杂质,到完全掌握温度的高低,以及窑内气氛的把握,使各种泥质的茶壶能够有最佳的呈现。
▲电窑
以上三个体系看似与艺术性关系不大,实际上它们是整个紫砂艺术体系的基础。
而且紫砂壶艺术的欣赏都建立在对泥土的质感之美、工艺的纯熟和流畅、烧成的火候恰到好处等方面。
五
紫砂壶的文化内涵
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十分深厚,紫砂壶的艺术体系是其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和表现。
在紫砂壶的发展过程中,紫砂壶艺不断提高,这除了历代制壶艺人的贡献外,历代文人的参与功不可没。
文人的参与,使紫砂壶的形制更为雅致。
▲文人壶的代表 曼生十八式
同时,壶的工艺、造型以及各种装饰,共同组成了紫砂壶的文化内涵的载体。
它们以优美的壶铭、典雅的印记款识、贴切而意境高远的命名,赋予了紫砂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之能够给人带来温润舒适的使用感觉和激发美好想象的精神享受。
行书铭文:“一壶清茗,万卷藏书,明窗净几,其乐蘧蘧。”署款“廉斋”。
陈鸣远南瓜壶:"骨清肉腻和且正,摘苏句。鸣远"
当然,这一切的来源在于"人",因为融合了所有的经验、知识、技能而最终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艺人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造之中。
紫砂壶的观赏者从壶中享受到的一切美好感觉,正是对紫砂壶文化内涵的整体把握而得来的。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六一堂】,了解更多紫砂壶的知识!
紫砂壶不是“万能茶具”!这3种茶具不输紫砂壶,给大伙瞧瞧。一说到紫砂壶,应该都不陌生,紫砂壶是很传统的茶叶道具,好用而且有艺术感。紫砂壶不仅仅是喝茶用的茶具,更是艺术品,出自名家大师之手的紫砂壶,价值不菲。别看作紫砂壶只是玩泥巴,其实挺难的
前言自从人类掌握了火的利用和控制,再加以利用水和土,促成了它们的神奇结合,才有了陶器,即将一种天然物质(泥土)转变为另一种有用材料或器物。陶器的出现及其工艺发展使人类早期生活发生非常重要的转折,从此打开了人类历史文明的大门。我们祖先早在旧石
对于爱茶人士来说,没有一套紫砂茶具的话,那不叫爱茶懂茶。而因为紫砂茶具和陶瓷茶具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难免也会被人拿来作比较,那么紫砂茶具好还是陶瓷好呢?我们来看看吧~说到紫砂茶具,我们都知道那是许多人都非常喜欢的茶具。不过,瓷器茶具同样深
陶都的双桥村坐落在太湖之滨,是千年陶乡著名的盛产紫砂壶的专业村。这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宁杭高速公路从村边经过。村里制陶业兴旺发达,云集着无数的壶艺高手和名匠。在众多名师名匠之中,史云棠先生就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笔者在十年前就认识了史云
宜兴的紫砂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尤其是用紫砂做成的茶壶,更可以被称为是我国茶文化、古典文化的一大精粹。不过目前市场上的紫砂壶质量良莠不齐,档次也有高有低。低档紫砂壶价格:四五百元左右特点:用料是最为普通的那一类,造型也很普通,由一般的紫
茶百科·古今茶具(三十七)紫砂壶的起源和明清成名今天我们一起从文献和考古中去看看茶壶界的扛把子——紫砂壶的成名史。紫砂壶起源关于紫砂产生的年代,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早在宋代就已有紫砂器,但学术界比较认同紫砂起源于明代说。至少在明代中期,宜
关注我,实用经验送上——最近发现很多朋友准备入手紫砂壶,但新手们最开始买壶的时候其实很容易掉入各种“坑”。玩壶的前提当然是要懂壶,如果连基本的知识都不了解,很可能会花了高价买了劣质品。下面总结了新手买紫砂壶最容易掉进的12大坑,供大家有个参
我们很多人平时都会有喝茶的习惯,对于很多人来说,对于茶具的选择也是各不相同,在泡茶的时候我们有的人会选择盖碗,但是有的人就会选择紫砂壶,这都是根据我们自己的各人习惯来的。那么叶掌柜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紫砂壶的一些问题,每一样东西和同类相
一个好的品茶者要学会养壶,而且紫砂壶还具有灵性,能与你进行感情交流。即你对它倾注的感情越多,常摩挲保养,它对你的回报也越深沉,越发可爱,光润古雅。明人周高起说:“壶经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人手可鉴”。那么,紫砂壶的保养有哪些需要注意
大家常说不同的茶因为特点的不同,要找到匹配它的器具,才能冲泡出最迷人的风味,这也是爱茶之人皆爱紫砂的原因。当我们讨论什么样的茶,适合什么样的壶来泡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理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紫砂壶这么适合泡茶,它究竟有什么特点能够一下子坐到了茶
陈菊芳(顾绍培门徒)之仿古壶我觉得紫砂壶好,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艺术、实用和提升。希望深谙紫砂之道的您,再来补充,狗尾续貂。一,紫砂壶是一门艺术1.紫砂壶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紫砂壶,从开矿石,到风化,研磨,炼泥,陈腐,到制壶成生坯,入窑烧制成品
紫砂壶在中国存在了几百年时间,跟着时代潮流,样式层出不穷,多的让人数不清。但其中有这么十款,百年不过时,深受制壶匠人和玩壶人的推崇,地位非同凡响,无法撼动。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是哪几款吧。石瓢“壶中百变,首推石瓢。”石瓢壶是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
紫砂壶结构的“主体”和“附件”都指的是什么呢?“主体”和“附件”的区分,是就紫砂壶的结构而言的。紫砂壶的钮、盖、口、颈、肩、腹、足、底、流、把等,相对于壶的整体而言都是局部。居中的钮、盖、口、颈、肩、腹、足、底,这八部分称为紫砂壶的结构主体
手工,简单的来讲表示茶壶的整体的创作流程大部分全是由工艺师完成,没有什么紫砂壶模具。一般一个全手工制作的紫砂茶壶价格都比较高,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都有,价格高利润也高,但是为什么市面上真正的全手工紫砂壶也不是很多呢?对于工艺师的工艺水平,
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有很多玩壶人会说:这年头哪还有买几十块紫砂壶的?嘿,你别说,打开某些平台几十块的紫砂壶比比皆是,销量还都不错,几十块的紫砂壶还真有人买!别不信,前几天我就遇到个壶友,花五十买了把紫砂壶,回去和朋友喝茶,朋友都不敢喝,场面一